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三十里鋪鎮前屯村卻正在大規模養殖,并依托水蛭養殖走上了致富路。記者采訪了幾位村民,村民告訴記者,除了小的時候在河里見過,沒見有人養過螞蝗。
到底怎么養殖水蛭?記者來到了高唐縣三十里鋪鎮前屯村的水蛭養殖基地,只見基地內有三個池子,周邊都用布料包裹住池沿,這個季節的水蛭已進入成熟期,基地的負責人劉月明正在忙著誘捕水蛭,避免水蛭進入泥土冬眠。
水蛭養殖基地負責人劉月明說:“ 咱們這邊的溫度也算是可以,它的生長周期在五個半月到六個月之間,咱們這個溫度正好適合它生存,如果你說再往北方去,過了山海關以后再往北方去,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。”
說起養殖水蛭是在兩年前的事了,劉月明無意間在網上尋覓到水蛭養殖的商機,他發現網上的價格最高賣到了六百塊錢一斤,并且全國養殖企業僅有三家,水蛭市場潛在力用量非常大,國內藥用水蛭基本依托國外進口。
劉月明說:“我就是在網上看到的數字,200萬噸光是在日本進口,咱國內很少有人養它,因為在腦海中有那種思想怕吸血,都害怕。實際這個東西小的時候會往人身體里鉆,但是大了就不會了。”
2015年5月,劉月明投資6萬購買了一批水蛭幼苗繭,并在前屯村承包了2畝土地,動工建起了水蛭養殖池,水蛭養殖不同于其他的家禽或水產養殖,看似簡單的過程卻處處都是風險,據劉月明介紹,這種讓人感覺恐懼害怕的水蛭,它最大的弱點就是天生膽小,多數養殖戶養殖水蛭都是因為驚嚇致死而失敗。
劉月明告訴記者:“它特別膽小,盡量在它成長期跟壯苗期間,盡量不要讓人觀看。”而且水蛭養殖對水溫和水質環境都有很高的要求,在生長期,劉明月每天都要到基地測試溫度,精心呵護著這些幼苗。
“因為它最需要的是溫度,水的溫度一定要控制在26/7度到27/8度之間,這是最好的。這樣是它生長的速度也很快,進食量也很大。在一個這東西需要一些水草啊,它里頭一個生態鏈都要給它必備好了。”劉月明介紹道。
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管理,劉明月的水蛭通過自養自育,在經過幼苗引進、孵化到成熟的過程,他的養殖規模達到了15萬尾,成熟的水蛭一只生長到了22到25克。“也就是二十幾條能夠達到一斤左右,咱這鮮貨呢,要是曬的話,個人工穿曬能達到七斤到一斤,干貨的市場價就是1050左右一公斤。”
養殖水蛭和野生的水蛭相比,它們張相一樣,但是仔細看來,養殖水蛭條紋多,顏色不同。成熟的水蛭頭部有個大大的吸盤,可以吸附在物體上,不會吸人血,在韓國、日本等國家,水蛭已成為了人們的寵物,而水蛭最大的效益來源是它的藥用價值,據了解,全國水蛭有70余種,能夠入藥的只有三種,劉月明養殖的金線蛭,就是能夠入藥的一種。
高唐同仁堂門診謝大夫告訴記者:“水蛭是一種寒性的動物藥品,藥用價值很高,具有活血通經、祛瘀散結功能,可以用于心腦血管病、也可以用于外傷性的跌打損傷,是一種很名貴的中藥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