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太湖港朱家灣村的一家荊州水蛭養殖基地,記者一進來,就發現這里有很多大圓池子??赡艽蠹乙豢吹竭@些池子,第一印象就是跟養魚沾邊兒的。不過這池子里除了一灘水和泥巴,啥也沒有。這下大家就郁悶了,小周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?想知道的話,大家一定要瞪大眼睛,因為我們今天的主角確實就在這些池子里。
圍著水池轉了又轉,還是沒看到小周口中的神秘主角,倒是幾位工人開始忙活,挨個將蓋在泥巴上的防曬網揭開了。除了泥巴還是泥巴,小周,你確定不是在逗我們嗎?咦,養殖廠的老板娘陳大姐蹲在泥巴邊干嘛呢?難道神秘主角藏在泥巴下面?
輕輕扒開泥巴,除了白色的繭絲,還有一種與泥巴顏色相近的長條狀動物在蠕動,再仔細一瞧,這水里也有不少。您別說,咋一看真的忍不住想大叫一聲,但這就是小周今天要向大伙兒介紹的主角,螞蝗!
沒錯,陳大姐與愛人陳玉銀經營的就是這家螞蝗養殖廠,廠里50多個大圓池子,每個池子里都養著400到500斤螞蝗,粗略一算小周被25000斤螞蝗包圍著,想想也是醉了??葱≈芡Κq豫,陳大姐打算先從最簡單的工作做起,給養螞蝗的泥巴灑起了水。
這螞蝗學名叫水蛭,屬于冷血環節動物,喜歡潮濕陰暗的環境,白天躲在泥巴里,到晚上才爬到水里活動。而且,螞蝗沒有眼睛,單憑感官感知,一受到刺激會馬上蜷曲自己的身子。
看陳大哥隨意將螞蝗捏在手上,小周非常佩服,但始終不敢嘗試。陳大哥說,每年3到4月,7到8月是螞蝗的產卵期,所以最近螞蝗都躲在泥巴里準備產卵,很少露面。
最神奇的是,螞蝗身上有兩套生殖器官,屬于雌雄同體,因此每一條螞蝗都可以產卵,但產完卵的螞蝗百分之八十都會死亡。小周幫工人師傅挨個檢查水池,將死了的螞蝗撿起來。不過陳氏夫婦不會傷心,反而喜笑顏開。螞蝗養殖廠老板娘陳蓉介紹:“死了就可以賣了,賣的時候都是賣的死的,都是賣的干的,不是賣的活的,跟魚不一樣。”
不過,要是碰上沒產卵就意外死亡的螞蝗,陳氏夫婦就得心疼損失了。除了澆澆水保持泥巴的濕潤,還得定期給螞蝗喂食,今天這任務自然落到了小周身上。那,螞蝗愛吃什么呢?好奇了大半天,原來螞蝗喜歡吃田螺。陳大哥說,別看螞蝗個頭不大,吃起田螺這個硬家伙來還是很有一套的。為了將田螺均勻地撒到水里,小周必須走到水池中央,用手將田螺鋪平,一想到水里還有螞蝗在不停地游動,小周就起雞皮疙瘩??墒?,鬧了半天,陳大哥養的螞蝗是不吸血的,看把小周緊張的。接下來也沒什么好怕的了,干脆放開手腳將田螺鋪好,然后學著陳大哥,將向上爬,想產卵的螞蝗挨個送到泥巴里輕輕掩埋起來。望著泥巴里一個個潔白的繭,陳大哥露出了憨厚的笑容。別人看著可怕的螞蝗,在他眼里卻是給自己帶來富足生活的大福星。
螞蝗養殖廠老板陳玉銀介紹:“現在都買不到貨,現在是出的起錢買不到貨,145塊錢都買不到貨,去年才75塊錢一斤。我現在是兩百畝的網箱養殖規模,大概加起來年產值在1300萬左右。”
真沒想到,看似不起眼的螞蝗,竟能帶來這么大的經濟效益。小周這就納悶兒了,這螞蝗到底有什么過人的本領引得大家都來搶購呢?
陳玉銀說,它用途范圍太廣了,比如說高血壓,腦血栓,糖尿病,現在的保健品,補腎,風濕,美容。再說這個東西不是很多地方都能養,像北方冷就養不了這個東西,溫度沒有這么高。像日本,韓國都是從中國進貨,都是出口到那邊去的,所以說賣不愁賣?,F在人們生活都好了,吃了這個東西對身體好。
整理防曬網,澆水,喂食,上午的工作基本結束了,陳大哥又帶著小周進屋查看已經風干好,即將賣出去的螞蝗。螞蝗死后經過風干加工,可以直接出售。有些品質好,風干效果好的螞蝗,價格甚至達到一千一百多塊錢一公斤。經過這幾年的經營,陳大哥已經與不少經銷商達成了長期固定合作協議,每天就等著對方上門取貨。不過,養螞蝗并非是個輕松活兒,再過幾天,等螞蝗產卵期結束,陳大哥與愛人就到了最忙的時候。要把繭挖起來,裝進泡沫箱進行室內孵化,孵化之后要出苗,這個過程是相當忙的。
難得有像今天這樣的空閑時間,陳大哥干脆坐下來與小周聊起了他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。別看陳氏夫婦現在生意做得是風生水起,其實6年前,陳大哥還只是深圳眾多外來農民工中的一員,看到那邊很多人搞螞蝗養殖,陳大哥也心癢癢。他說:“因為我們剛開始養水蛭的時候,我們這邊養的人比較少,剛開始是個冷門,想學技術都沒有地方學,只有靠自己慢慢的摸索,吃了不少苦,剛開始養了三十畝,當年差不多虧了一二十萬塊錢。”靠著辛苦打工積攢下的幾萬塊錢,再找親戚朋友東拼西湊了20萬,陳大哥從浙江進了一批螞蝗幼苗,做起了荊州螞蝗養殖第一人。但由于缺乏經驗,沒有技術,螞蝗沒產卵就大面積死亡,陳大哥和愛人栽了大跟頭,家里也開始強烈反對,但他不愿意就此認輸。
陳大哥認為,從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爬起來,然后又借錢開始做。經過6年的不斷摸索與學習,陳氏夫婦的螞蝗養殖廠從最初的三百個平方,擴建到如今的200畝,撐起荊州螞蝗養殖半邊天,同時還雇傭太湖港周邊20多名閑散勞動力,幫自己管理養殖廠。
如今陳氏夫婦從鄉下搬到城里,摩托車換成小轎車,日子越過越紅火,在他們的帶領下,荊州搞螞蝗養殖的人越來越多,養殖面積擴大到1000畝。陳大哥說,除了自己當時那股不服輸的勁兒,其實選擇也很重要。因為螞蝗有好幾個不同品種,他之所以選擇這種不吸血的螞蝗,前期也是經過大量市場調查的。
事實證明,陳大哥的選擇沒有錯。今年,陳大哥又投資700多萬,在太湖港新建了一個兩百畝的螞蝗養殖廠以及干品加工車間,對于螞蝗養殖的未來,陳大哥充滿信心。
聊著聊著就到中午了,陳大哥說這螞蝗不僅能做藥,還能下火鍋吃。熱情的陳大哥說著就從池子里撿了幾十條螞蝗,拿到鎮上的一家餐館,請師傅做螞蝗火鍋。只見師傅首先用開水將螞蝗澆洗一遍,然后用剪刀剖開,清理內膽。最后洗干凈加蔥姜蒜等二十幾味調味料,大火燜煮半個小時,一道螞蝗火鍋就做成了,至于這味道怎么樣,小周先賣個關子,您自己去嘗嘗就知道了。
【編后】這螞蝗確實看著有些嚇人,真沒想到價值這么大,其實陳氏夫婦有今天的成就,除了好運氣,更多的是他們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兒,以及吃苦耐勞的好品質,我們希望陳大哥和愛人能在螞蝗養殖路上越走越遠,越走越好,同時能夠帶領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。